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VIP素材
  • APP模板
  • 图标
  • 插画
  • 样机
【DDC译文】设计用户行为?先过了“后悔测试”再说

【DDC译文】设计用户行为?先过了“后悔测试”再说

译者声: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再度刷新纪录,2135亿!我们今年的“需求”真的要比往年多出来那么多吗?还是那些把人绕晕的促销手段和一张张火红热闹的界面让人们杀红了眼;你有没有被默默帮你勾选保险的飞机订票页骗到过;有没有被所谓沉没成本“玩弄”,填一大堆表单最后...

译者声: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再度刷新纪录,2135亿!我们今年的“需求”真的要比往年多出来那么多吗?还是那些把人绕晕的促销手段和一张张火红热闹的界面让人们杀红了眼;你有没有被默默帮你勾选保险的飞机订票页骗到过;有没有被所谓沉没成本“玩弄”,填一大堆表单最后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有没有因为某音的“刷无止境”的瀑布流页面时间一浪费就是大半天?

作为产品设计者,大多数的知识都在教我们如何保证“增长率”和“用户留存”,刺激“转化率”,为了实现最终的商业利益,我们的产品从未如此地“蛊惑人心”。会不会有人冷静地想想除了商业利益,设计师对整个社会应该肩负起怎样的道德责任,怎样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如果人们知道各种促销手段背后的实质,他们是否还会如此疯狂?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会后悔当时按下那个“立即结算”的按钮吗?

本文原文的作者Nir Eyal建议各位产品设计者,在产品发布前做一个“后悔测试”,让用户知道设计者所知道的,看他是否会后悔当初的决定。有意思的是,Nir Eyal正是Hooked一书的作者,Hooked主要讲如何建立用户成瘾模式来推销产品。

下面进入译文。

 

设计产品实际是在设计用户行为,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公司控制着人们的行为。那么,大公司之于普罗大众应该肩负怎样的道德责任?这是一个在大公司工作的技术专家和设计师们应该经常自问的问题,然而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顶尖企业的产品设计者们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日益透彻,设计让人们“迷上”的产品变得游刃有余,什么操作制约论、间断强化法、寻求自我实现法等心理学手段信手拈来。正如Facebook总裁Sean Parker最近承认的那样:他们一直致力于“利用人类心理中的最脆弱的部分”。

我们设计的产品从未如此的具有诱惑力。然而,在企业这边,关于如何更道德地设计用户行为的标准鲜有,于是企业就更加无节制地“保留存、促增长”,为了实现最终的商业利益。也曾一位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向我坦言,“只要不犯法,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人们使用我的产品,我要对我的投资人和员工负责”。

我想说的是:法律不该成为制约我们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

令人欣慰的是,也有另一些企业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在为人们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他们有些在硅谷的高档工作室里,也有些在破旧的地下车库。他们致力于设计人们喜爱的产品,梦想着以一种更道义的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

 

如果设计是种“超能力”,我们该如何使用它?

有时候不只是关乎商业利益,有些设计者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让他的产品更有差异性,毕竟大多数的点子已经被人们想到,大多数的问题已经被人类解决。意欲创造人们欲罢不能的产品,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运用设计这种“超能力”时,请加入一定的道德考量。

任何鼓励用户的方式都是把双刃剑。方式本身没有错,就看你如何使用。比如同样是“连续打卡”这种激励方式,在Snapchat 里就被大众批判,说有诱使青少年成瘾的嫌疑。而同样是这种方式,Duolingo 这个APP就应用到了英语学习里就能提高用户粘性,让用户坚持打卡;赌博用的老虎机会使用某种奖励机制将玩家的钱“骗走”,这种奖励机制用在帮助患癌孩子转移治疗带来的疼痛又显得格外机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方法被用到了好的地方还是坏的地方?我们需要做一个测试,也就是我想要推荐给大家的——后悔测试

 

后悔测试

科技行业需要一个新的道德标准,谷歌的“不要作恶”还是过于模糊。黄金法则“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为合理化留下了太多空间。其实这句话,我更偏向于说“想要别人别这么对你你也别这么对别人”,就是我们常言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怎么知道用户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呢?

大家不妨试试这个法子——做“后悔测试”

如果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遇到了有道德争议的设计决策,尝试从用户的角度自问:如果用户了解到了我所了解的知识,他们还会那么做吗?他们事后会为这个的行为而后悔吗?如果用户会后悔,那么该设计决策未通过后悔测试,则它不应该被运用到最终的产品设计中去。因为我们诱使用户做了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事,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不再是一种“激励”而是“强迫”。

那我们怎么知道用户是不是会后悔呢?很简单,直接问!

测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产品发版前,产品设计者都会做可用性测试。后悔测试只是在测试的列表里加入了道德检查项,挑几个典型用户,让他们像设计者一拥有有上帝视角,知道按下这个按钮会发生什么,问问他们如果按下这个按钮会发生这个,你还会按下这个按钮吗?后悔测试并不需要我们花费许多额外的成本。Jakob Nielsen不是说过嘛,通过测5个人你就可以知道80%的人的情况。

 

科技发展史上总是存在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文化理论家Paul Virilio曾说,“船的发明者也是海难的发明者”,后悔测试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回避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将一些不合道义的设计决策在被万千用户接触之前,就已经扼杀在摇篮里。

后悔测试也可以作为设计者日常的自我反省。我已经把Facebook从我的手机里卸载了,因为我后悔每天浪费时间刷Facebook页面,它偷偷的蚕食了我想要和在乎的人交流的时间。Facebook公司难道不应该了解一下像我这样的人的需求吗?

不只是Facebook任何公司,如果不停下脚步听听用户的后悔之声,等这些怨言堆积成山就为时晚矣。这就是为什么后悔测试如此重要,因为你有机会在产品发布前就听到用户将来对产品的谴责。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忽略用户的“后悔”,不仅不道义,对长远的商业利益来说也是不可取的。

 

原文地址:Nirandfar

译文地址:点融设计中心DDC

作者:NIR EYAL

译者:李佳

本文为原创译文,转载/引用皆请标明译者和出处,本译文版权归点融设计中心DDC所有。

 

 


 

本页地址:https://www.seeui.net/28838.html; 所有素材与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经网友投稿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 3147141550@qq.com。如果下载失败可提交工单哦。

0
分享海报

站点公告

早鸟限时特价,年会员半价,限量1000份哦

购买地址: https://www.seeui.net/vip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